疫情启示录:公益组织可以做得更好
鱼腩  /   2020-03-02
暴露问题也提示机遇,正视应对才能抵抗未来风险



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可算是举全国之力开展抗疫工作。不少公益组织的表现可圈可点,在疫情防控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会遭受公众质疑,暴露管理协同上的不足。

 

如果说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我国公益领域的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那么12年后的今天,公益组织数量快速增长,业务能力也更上一层楼。许多发展成熟的公益机构,在解决社会问题,帮扶弱势群体,推动社会良性运转中,扮演重要角色。

 

这次疫情中,我们显然比2008年的时候做的要好,但面对部分质疑,或许也暴露了管理协同上的不足。今天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下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启示和思考。



面对突发事件,还需要更多底层准备


疫情刚开始,就有机构迅速组织动员,像壹基金就迅速启动了响应机制,开始筹措资金,采购物资驰援一线。但更多人一开始是茫然不知所措的。突发事件的应对经验、物资运送渠道等,固然是快速响应的前提条件,但机构内部对公共事件的敏感性、如何动员内外部力量、有没有制度保障……都是对机构运作和管理的考验。

 

不仅如此,灾难面前,公众捐赠意愿高涨的同时,也前所未有地关心善款使用。这次因物资分配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信任危机,不仅有损当事机构的公信力,也消耗着公众对公益筹款的信任。同样面对质疑,韩红基金会、担当者行动这些机构的公开和透明,却带来了正面影响。每日更新的项目进展,及时有效的援助公示,不是抗疫时期产生的需求,而是长期坚持的行为习惯。对每一份善款负责,注重捐赠人的维护,做好项目公示和财务公开,应该是公益组织坚持贯彻的原则。

 

我们也看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例如一些社区使用纸质填表登记,流程繁琐汇总困难;再比如外来人员的信息泄露,远程办公对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的挑战。这次疫情期间,互联网技术为防疫工作带来很大便利,信息传递和共享更快捷,民生保障和资源对接也更便利。经此一役,公益组织更应关注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工具,使用线上OA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等,推动公益信息化改革,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聚焦专业领域,更能发挥自身优势


“术业有专攻“,公益行业的发展,必然带来更细致的分工。每个公益组织关注的问题和群体都是不一样的,自然在疫情防控中,也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不少基金会第一时间开展筹款和物资采购,为前线抗疫医护人员提供后援保障。但一些公益组织自身没有足够的物资采购和运输能力,疫情期间也在加大力度筹款,除了浪费公众资源,还会耗费自身人力物力。事实上,许多中小机构本身,并不擅长物资、救助这些工作,倒不如把目光放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比如关注老年弱势群体的机构,可以了解他们在疫情期间的需求,是不是可以帮他们买菜送药,能不能提供心理关怀,这样的抗疫行动,反而更能发挥和体现自身价值。

 

在疫情期间,阿拉善、山水、自然之友等多家环保组织在推动禁止野生动物消费和立法进程;病痛挑战基金会等关注罕见病的公益组织,四处奔走,买药送药,解决罕见病患者用药难题;也有专注儿童教育的公益组织在推广儿童绘本,帮助小朋友认识新冠病毒,了解如何自我防护....

 

面对疫情,每个人都是焦虑的,如果说卓明这样的机构更擅长救援救灾,那遍布各地的公益组织则有能力关注广大公众,特别是那些不被政府部门优先考虑的,容易被忽视的议题和群体,像女性医护工作者、独居孤寡老人、流浪人员。弥补官方防疫工作的不足,推动民间力量发挥作用,既是公益组织的优势,也是自身的使命价值。



共同协作,促进多力量融合


无论是医疗物资分发,还是生活菜品运输,都需要大量的人手,社区工作只靠基层人员是无法完成的。这种时候,公益组织的义工志愿者可以成为很好的补充而促成社区防控措施有效执行,离不开多方力量合作协同。

 

协作联合,应该有不同的层次,像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间的联合,不同公益组织间的合作,还有公益组织对其自身可触达的社群间的号召力。相信大家在过去的一个月都能体会到,人人参与才能保证抗疫成果。我们看到民间力量自发地传播和共享物资需求表,粉丝团第一时间把募集的口罩送到医院,各地爱心人士为滞留外地的湖北人提供住宿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官方发声和行动。但站在机构的角度,“齐心协力”要落实到具体事项上,可能是需要协同机制的。

 

平台支持型机构,如恩派借助自身枢纽机构的优势,快速集结了本地的公益组织,在疫情严重的湖北、山东等地搭建平台快速动员。而各地的社工联盟、志愿者联盟等也构成了基层防疫的有生力量。疫情过后,巩固和优化这些联盟、平台、网络,或许是非常值得投入的一件事。它不仅在突发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也能在行业共建、集体发声和推动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